今热点:北京市方志馆将成市民“记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2023-03-31 13:25:15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武文娟 郭谦

北京市方志馆在开馆10周年之际再次升级。历经两年精心筹备的“方志北京”“年鉴北京”常设展和“志说‘一城三带’”主题展于近期开展。13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5亿字馆藏志书文献资料让大家在方志、年鉴中了解北京历史。如何让“方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北京青年报记者对话北京市方志馆馆长刘宗永。

北青报:北京市方志馆的馆藏现有多少?


【资料图】

刘宗永 :北京市方志馆是立足于北京,专门收藏北京各类地方志和北京各类年鉴的公共文化场所。目前展出的内容包括,北京市组织编写的200余种志书,同时还有包括各个委办局、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捐赠的志书、年鉴等约700种。馆藏各类志书文献资料多达5亿字,图片总量超过万张。

如今,方志馆的工作人员们还在继续通过各种渠道继续搜寻更多有价值的志书、年鉴,充实北京市方志馆的馆藏。同时,也将继续通过旧志再造,争取实现北京旧志“百种千卷”的“全家福”,让北京市方志馆成为真正的“北京历史记忆的宝库”。

北青报:此次筹备主题展的初衷是什么,亮点有哪些?

刘宗永:作为一个专门弘扬方志文化的公共文化场所,展览是北京市方志馆的主要工作之一。自2013年10月22日开馆以来,就展出了“北京地情展”,将北京地方志的内容通过图片、实物场景等手段将北京地情展现出来。2018年,“北京地情展”实现升级改造,增加了沉浸式互动项目。

但仅有的一个展览远远不能满足需求。2020年,方志馆将4层和5层进行改造提升,用两年时间筹备新的常设展“方志北京”“年鉴北京”“志说一城三带”专题展,虽然展览仍聚焦北京历史,但不同的是,展览以“志说”为切入点,聚焦志的价值、突出人的贡献,以小见大,讲好北京故事。为此,全体方志馆的人员深入研读原书,找到书中最亮眼的两三个点展现出来。比如,现存最早的《析津志》,其中记载了丰富的内容,但最终选择了大家最关心的展项,比如当时刘秉公是如何选择元大都城址及确定中轴线。再如,《顺义县志》中记载了窦燕山家族故事,我们选择展出这部分内容,就是因为与大家耳熟能详的《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内容相吻合。这些亮点能让参观者们感到有趣,能够提供历史智慧。所以,新的常设展中每一张照片、每一个展览的点都可以让观众陷入思考。

除了展览,北京市方志馆目前正努力尝试将专业、深奥的地方志转化成史话体读物。目前北京方志馆已经编写出版了《北京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国际友人在北京》《北京大运河的故事》和《北京老城的故事》等。如今这些转化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未来将有更多生动可读的故事书问世。

北青报:下一步,如何让更多的老百姓走进方志馆深入了解北京,培植乡土情怀?

刘宗永:数据显示,过去的10年间,预计有超过20万的参观者走进北京市方志馆。现在的“方志北京”“年鉴北京”展览,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市民看到方志、年鉴类书作为官书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志书,喜欢这项工作。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对展览进行提升和改造,需要热心的市民给我们推出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宣传好志书、年鉴的价值,把其中引人思考的历史故事挖掘、展示出来。

北京市方志馆还将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多开展一些专题展,比如,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北京建都870周年,我们计划从志书中梳理,策划一些相关主题的专题展。

此外,北京市方志馆还将更多收藏街道、乡镇的志书,让地方志走进村、社区和家庭,让北京市方志馆真正成为“北京历史记忆的宝库”“乡土教育的课堂”“记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